查看原文
其他

在 VR 被集体唱衰的这年成长起来的「半壁江山」——VIVE X 第二期项目全记录

2017-06-27 最「硬」的 深圳湾


- shenzhenware -


昨天,HTC 的 VR/AR 项目加速器 VIVE X 在上海举办了第二期团队的 Demo Day 活动。第二期 33 支团队中的 23 支参加了这次路演,涉及领域涵盖了 VR 内容及内容制作工具,新交互技术,VR 和 AR 的工业、医疗、教育等行业应用,新显示技术,内容创作和分发平台等等。


去年下半年以来,此前受到资本疯狂追捧的 VR 行业骤然遇冷,不少媒体和行业人士纷纷高呼 VR 的寒冬来了,但对已经押宝 VR 的 HTC 以及 Vive X 中在这半年里成长起来的 33 支团队来说,这一切似乎并没有什么影响。在这个行业逐渐洗去泡沫之后,这 33 支团队再次展示出了 VR 蕴含的可能——不是以酷炫的概念或是抓人眼球的噱头,而是以更落地、更接近于现实应用方向。


深圳湾(公众号 ID:shenzhenware)完整整理了 VIVE X 第二期全部 33 个团队的相关信息,其中反映了 VR 和 AR 技术已经在落地中的一些场景,以及未来值得探索的方向。


01/ ThermoReal


ThermoReal 是 TEGway 的附属公司,后者是全球第一家灵活热电装置(F-TED)的高端制造商。


ThermoReal 在 F-TED 技术基础上提供解决方案,使玩家可以在 VR 或 AR 等游戏环境中瞬间感受到温度和疼痛。该解决方案极大地增强了现实感并使游戏体验效果更好。



ThermoReal 的解决方案可以被集成到操纵杆、手柄上,未来与力反馈手套等 VR 套件结合能够创造更多可能性。


02/ bHaptics


bHaptics 的产品让用户除了视听以外还可以通过触觉的反馈感受虚拟现实世界。用户可以通过在手臂、前额、胸部和背部佩戴触觉反馈设备来获得更好的虚拟现实沉浸感体验。


▲ bHaptics 的手臂穿戴设备 Tactosy


此外,bHaptics 还研发了协助创作和编辑触觉模式的软件,可以让 VR 内容开发者根据内容添加触觉反馈效果。


03/ Memora


Memora 于 2014 年在奇点大学的协助下于美国太空总署园区内创立。公司旨在通过新型影像科技如 360 度全景摄影机,结合人工智能深度学习来实现个人、空间、环境与事件的量化记忆(Holo Memory)。


2016 年,Memora 的 LUNA 360 相机登陆 Indiegogo,在 30 天内筹得 34 万美元资金。


▲ LUNA 


04/ Xikaku


Xikaku 致力于混合现实技术在工业及医疗领域的专业应用。其首款产品 X-Visor 是一套主要用于设备维护的信息视觉化系统,基于 FPGA 和 GPU 想结合的硬件平台以及 IoT 技术,该产品能够将多路输入图像和多种传感器数据在视野中实时叠加显示,使工厂人员能够直接在设备的对应位置看到相关的实时数据,从而更加精准、高效地掌握机械设备状态完成维护工作。


05/ BrokenColors


BrokenColors 致力于为数量庞大的低端 VR 设备开发最为经济高效的眼唇跟踪技术算法


生物传感器过去由于成本太高,在消费级领域中尚未充分得到利用,BrokenColors 构建和整合了头戴式感应技术,将使用者的目光、面部表情、言语等带入虚拟世界,创造更加自然的人机交互界面。


06/ Aurora AR


Aurora AR 专注于超广视场角的增强现实光学方案设计,包括具有 inside-out 跟踪能力的轻巧型眼镜,以及视场角达 110°的头显玻璃屏,无论是在室内还是室外,甚至是强光下,其增强现实方案能能正常使用。


Aurora AR 的光学模块及其搭载设备将在今年 9 月份实现量产。


07/ 七鑫易维


七鑫易维致力于机器视觉、人工智能和基于深度学习的眼球追踪技术的开发,旨在引领眼球追踪这一前沿技术不断发展,将该技术广泛应用到智慧医疗、VR/AR、智能手机、广告传媒、智能汽车、机器人、航空航天等领域。


08/ PlusOne


PlusOne 是一家专注 MR(混合现实)与 AI 的初创公司,致力于创建智能的可交互式全息投影人像,其核心引擎能够通过交互侦测用户的情绪、发音、语速语气、位置移动、手势动态等多项指标,分析和理解用户的交流模式。


基于此引擎,PlusOne 的初期产品是一款企业员工培训和外语学习软件。


09/ 升大教育


升大教育科技为大学、职业院校针对具有危险性、污染性、抽象性学科的教学和实验提供虚拟现实课程内容和教育解决方案,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和安全性。目前主要面向的领域包括新能源汽车、工业机器人、电力系统培训等。


同时,升大也为深圳、四川、重庆和吉林等各地政府建设 VR 教育中心。


10/ Vito 哆唯实境


哆唯实境是一家具有开创性的 VR 教育游戏公司,秉承「格物致知」的理念,鼓励通过探索事物的原理获得知识。主打产品『哆唯实境』包含了一系列原创 VR 教育课件,涵盖了 STEAM、创客教育、文化教育和心理认知教育等内容。


▲ 哆唯实境的部分 VR 教育课件


11/ Realiteer


Realiteer 开发的 WiseMind 是一套以科学临床研究为基础、具有沉浸感的 VR 治疗训练产品。团队将认知行为疗法(CBT)和游戏设计等理念相结合,打造出交互式治疗方法,已在临床测试中被证明对药物滥用、焦虑和抑郁症等有治疗作用。


Realiteer 现和美国斯坦福大学、Mt.Sinai 医院合作,一同开发可用于临床应用的治疗内容。


12/ Hexa


Hexa 通过为零售商提供简便创造和植入 3D 内容的方法来丰富线上购物体验。


Hexa 的技术可以快速、低成本地将 2D 照片转化成 3D 模型,从而使品牌商可以更快速地创建虚拟形式的产品内容并在线上进行展示。


13/ SoccerDream


SoccerDream 将虚拟现实技术运用到足球训练中,除了体能和技术,还注重意识方面的训练。基于 Ekkono 方法,该团队开发了多种 VR 训练场景,并已在巴塞罗那的实验室中证明可以提高球员的真实比赛水平。


SoccerDream 向俱乐部出售训练工具,俱乐部可以根据需要对训练工具进行调整,使之更符合球队风格和打法。


14/ Opaque Space


Opaque Space 是一家顶尖的 VR 游戏内容工作室,致力于开发消费级 VR 体验与仿真模拟 VR 体验。Opaque Space 目前正在继续优化其备受赞誉的 VR 游戏作品『Earthlight(地球之光)』,并与NASA 进行深度合作,为培养下一代宇航员研发 VR 训练工具。


15/ Snobal


Snobal 为企业开发通过 VR 开展协作和互动的工具。商业组织能够通过这些工具创建和管理 VR 环境,扩展和增强现有的客户、合作伙伴的工作场所互动方式,用于产品设计和合作,同时让员工、股东和顾客更好地了解企业信息。


16/ Beyond


Byond 是一个基于云端的 VR 线上分发平台,让品牌、媒体和广告商在 VR 环境里创作并发布交互内容。Byond 的工具可以让用户快速创建跨平台的 VR 内容。


17/ Kiwi 开为科技


开为科技专注于提供基于摄像头的人脸跟踪技术、三维图像建模以及视觉特效等。目前旗下有呈现 AR 特效的短视频应用,KiwiFace 手机端和 VR 端 SDK 已经被主流的直播、短视频和 VR 服务提供商广泛采用。



18/ OVA


OVA 是一家 VR 创意应用工具开发商,其研发工具 StellarX 降低开发门槛,让非技术背景的用户也可以通过简单的交互在虚拟现实环境里创建 VR 内容。


19/ Invrse


Invrse 研发了一款出色的 VR 用户界面,致力于解决目前VR 和 AR 面临的交互难题。其独特的交互设计和触觉输入设备让用户拥有独特的手部交互体验,让用户在 VR/AR 体验中的打字、浏览、阅读、聊天、物体控制等操作都变得自然直观。这一技术目前可兼容各种不同的头显设备。


20/ Construct Studio


Construct Studio 是由一群富有经验的 VR 开发者成立的内容工作室,其最知名游戏包括『自由代价』和『Imago』。Constructive Studio 希望可以利用专业的知识和经验以及自创工具「Vera」帮助VR开发者更简单有效地创建优质内容。


21/ VRANI


VRANI 是一家专注于制作 VR 派对游戏的公司。他们设以充满互动性的 VR 角色 TToring 为主角,VRANI 打造了能够轻松上手、多人游玩派对游戏体验,打造出了充满乐趣、易于上手的休闲 VR 内容。


VRANI 还致力于打造 VR 角色 IP,并打算逐步扩展到相关零售业务。



22/ Appnori


Appnori 是一家专注于体育竞技内容的 VR 游戏开发商,目前已针对棒球及乒乓球开发出两款适合各年龄段玩家的优质内容,未来也将针对不同的运动体验持续开发相关内容。


23/ RAVR labs


RAVR labs 是一家基于移动、PC 等平台的 VR 游戏和应用开发公司,目前正在打造第一个 VR 篮球主题游戏。公司的两个工作室分别位于上海和旧金山,现正面向中国和全球市场开发运动类和冒险类题材的相关产品,致力于成为运动游戏领头者。



除了以上在现场参加路演的 23 支团队之外,还有 10 支团队没能来到路演现场,这 10 支团队主要是 VR 行业应用方案提供商以及内容开发工作室。


1/ congnitiveVR


congnitiveVR 为 VR/AR 内容提供三维空间分析和用户反馈工具,使企业组织能够快速方便地收集用户行为和反馈,并进行深度数据分析。


2/ HyperfairVR


HyperfairVR 是针对企业级用户开发的基于 Web 平台的 VR 社交 SaaS 解决方案。它让企业能够自建和定制自己的品牌 VR 环境,并迅速发布到多个平台,通过虚拟现实与客户和员工互动。


3/ Limitless


Limitless 是一个能让创作者更加方便地创建 VR 内容的云端平台。使用Limitless VR Creative Environment,创作者可以直接在 VR 环境里使用肢体运动制作动画,让初学者和专业人士都能简单地进行动画制作。


4/ Mindesk


Mindesk 开发了世界首款商业 CAD 设计软件的沉浸式 VR 插件。使用 Mindesk的工程师、建筑师、和设计师等可以在虚拟现实里流畅地绘画和建立模型,并通过云端实现实时协作。


5/ POPMATCH


POPMATCH 由 Phosphor Games 创始团队创立,旨在打造虚拟现实时代的电子竞技赛事平台。配合跨平台的多人在线射击游戏 RUSHFIRE,POPMATCH 希望重新定义线上游戏竞技。


6/ The Rogue Initiative


The Rogue Initiative 是一家全方位数字媒体内容工作室,在 VR 环境下创造电影、电视剧及游戏等互动娱乐体验,并打造自己的 IP。


7/ Subdream


Subdream 是一家 VR 社交游戏工作室,由游戏领域连续创业者 Jikhan Jung 带领知名游戏公司 Colopol 团队成立,致力于开发适合线下体验店和家中游玩的高质量多人 VR 游戏。


8/ vRetail


vRetail 由 Sixense 核心团队创立,专注于利用虚拟现实技术结合电商和传统线下零售为消费者打造理想更的购物体验


9/ 脑穿越


脑穿越技术有限公司致力于打造泛二次元 VR 兴趣社交解决方案,在新产品「陪伴星球 VR」中,脑穿越基于下一代 RIHA「实时全息音场互动」引擎构建了一个高丰富度的二次元风格虚拟现实娱乐世界。未来,脑穿越会打造更加完整的 VR 社交生态,构建 VR 新媒介体系下跨平台的二次元风格的「刀剑神域」。


10/ Vertebrae


Vertebrae 是一个原生的 VR 和 AR 广告平台。该公司的技术允许广告商、开发者和出版商在不同平台上提供身临其境的原生 VR/AR/360°视频广告体验。


以上就是来自 Vive X 第二期的全部 33 个初创项目,这些项目来自 Vive X 设于台北、北京、旧金山以及深圳的四个加速地点,深圳湾将对部分项目进行后续报道,如果你对其中的某个项目感兴趣,欢迎在文末留言告诉我们。

(主笔:陈凯文@深圳湾)


· ● 推荐阅读  ·



●  



国外,以亚马逊、谷歌为代表的科技巨头组团抢占音箱市场,围绕语音智能生态纵横布局;国内,叮咚、小雅、Rokid 等智能音箱百箱争鸣,逐鹿群雄。语音智能,风口已至!


2017 年 7 月 15 日,在平台厂商、解决方案厂商、应用终端厂商、系统集成商、以及上下游企业的推动下,我们将在深圳湾迎来「WARE 2017 语音智能平台与应用峰会」的第 2 季!


四大主题论坛,首度深度呈现;多为重磅嘉宾,唤醒产业生态!


长按图片扫码,即可抢购门票!关注深圳湾(公众号 ID:shenzhenware),回复关键词「WARE 2017 + …」把你希望了解语音智能相关的话题和团队告诉我们。期待你的互动。


●  


深圳湾(公众号 ID:shenzhenware)将持续关注物联网、人工智能、机器人、无人机、智能驾驶、智能家居等领域的新锐产品和初创团队,欢迎联系我们。微信私人客服:小炫(ID:warexx)。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